1.关于药学古诗词
一、蝉:“四载孕育一暑鸣,解衣振翅春木行。今秋随风且归去,尚留金缕退翳阴。”
二、何首乌:“草木亦含天地灵,根能生藤精生神。首乌补肾乌须发,夜交养心安神宁。”
三、北柴胡:“生于半阴半阳坡,此物微苦性微寒。疏散少阳经寒热,春升万化中气添。”
四、醉花阴·从医十年
潜沉从医十春秋,岂畏人消瘦;
漫路勤为舟,研阅百卷,签纸盈双袖。
岐黄史籍实浩瀚,须精心探究;
辰光易流逝,当紧操术,增万人之寿。
2.赞美中草药 诗句
一、蝉:“四载孕育一暑鸣,解衣振翅春木行。今秋随风且归去,尚留金缕退翳阴。”
蝉需要在黑暗的泥土中孕育四年才能出土脱壳飞上树梢生活,四年磨砺换来的却只有短暂的一个盛夏的鸣叫,到了秋天渐渐地死去,只留下树旁土地上金色的蝉蜕入药为世人明目退翳。“春木行”是指蝉蜕主入肝经。“今”音通“痉”,蝉蜕可以祛风止痉。这样蝉蜕的功效就都囊括在这首美丽的诗中了。
二、何首乌:“草木亦含天地灵,根能生藤精生神。首乌补肾乌须发,夜交养心安神宁。”
何首乌的根和藤都可入药,它的藤入药称作夜交藤,中医学认为“精”可以生“神”,人精气充沛就显得气色好,“有神”。制何首乌可以益精补血,巧的是它生出的藤竟也可以养心安神,真是应了“精生神”的至理!肾主精,心主神,制首乌在地下,入肾属水;夜交藤在地上,入心属火。虽草木也含有此天地阴阳至理,令人慨然叹之。
三、北柴胡:“生于半阴半阳坡,此物微苦性微寒。疏散少阳经寒热,春升万化中气添。”
柴胡入少阳经主半表半里人人皆知,可它喜欢生长在半阴半阳坡上就不是众人皆晓了,这绝非偶然巧合,这是有深刻的天地至理的。药物的功效和它们的生长环境密不可分。这就像“道地药材”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一样。收
3.求一个关于雌雄牌何首乌的经典广告词
何首乌的名字是有来历的。据说,很久以前,有一老一少两个人,到很远很远的深山里去采药。已经好多天没见到人了,突然有一天,他们面前竟然站立着一个人!一个男人!一个黑发齐腰黑髯齐胸的男人!一个满面红光双目炯炯有神的男人!顿时,把一老一少的两个人吓坏了!老者哆嗦着问,你是谁?是人?是鬼?还是神?对方用不很清楚的话语问:你,你们是干什么的?你们不是抓丁的吧?这一问,倒把一老一少两个人问楞住了,抓丁?抓什么丁?不是抓丁就好就好,那个男人低头自语道。又抬起头问,秦始皇还抓丁吗?那老者更愣住了,什么秦始皇,现在是汉武帝元光三年啦,后来仔细询问才知道,此人为避秦抓丁,逃入深山,从未出去,不知世事变迁,竟已近百年。问其所食,指一长藤植物,说春夏秋食其藤,冬食其土中果。问其物名,未知。老者见该世外之人食之,发乌黑油亮,故取其名曰:合首乌,后误传为何首乌。
<>;上讲:
本出顺州南河县,岭外、江南诸州亦有,今处处有之,以西
洛、嵩山及南京柘城县者为胜。春生苗,叶叶相对,如山芋而不光泽;其茎蔓延竹木墙壁间,夏秋开黄白花,似葛
勒花;结子有棱,似荞麦而细小,才如粟大。秋冬取根,大者如拳,各有五棱瓣,似小甜瓜
此有二种∶赤者雄,白者雌。采时乘湿以布帛拭去土,后用苦竹刀切,米泔浸一宿,曝干
忌铁。以木臼杵捣之。一云∶春采根,秋采花。九蒸九曝,乃可服。此药本名交藤,因何
首乌服而得名。何首乌者,顺州南河县人,祖能嗣,本名田儿,生而阉弱,年五十八,无妻
子,一日醉卧野中。.
唐朝文人李翱曾写过《何首乌传》。何首乌原来是一个人的名字,后李时珍根据史料记载,把原来的“夜交藤”改名为“何首乌”。
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何首乌一名野苗,二名交藤,三名夜合,四名地精,五名何首乌。本出顺州今晋兴县,江南渚道皆有。
性味归经--苦、甘、涩,温。归肝、心、肾经。
何首乌据称是元和七年813年)顺州南河县(今广西陆川县西)人何田儿所发现,常年服用活到160岁。主产河南、湖北、贵州、四川、江苏、广西等地。
4.与药物有关的古诗词
一、蝉:“四载孕育一暑鸣,解衣振翅春木行。
今秋随风且归去,尚留金缕退翳阴。” 二、何首乌:“草木亦含天地灵,根能生藤精生神。
首乌补肾乌须发,夜交养心安神宁。” 三、北柴胡:“生于半阴半阳坡,此物微苦性微寒。
疏散少阳经寒热,春升万化中气添。” 四、醉花阴·从医十年 潜沉从医十春秋,岂畏人消瘦; 漫路勤为舟,研阅百卷,签纸盈双袖。
岐黄史籍实浩瀚,须精心探究; 辰光易流逝,当紧操术,增万人之寿。 五、中药诗六首 有福之女 身处重楼观玉竹,面施轻粉着蝉衣。
杯斟白酒胡麻饭,海马将军喜远归。 有功之臣 天丁大戟穿山甲,铁脚灵仙鬼见愁。
十大功劳金不换,红花月季上乌头。 有备无患 六月雪飞夏枯草,常山独活白头翁。
余粮小豆陈仓米,故纸防风静守宫。 休闲之人 金箔河车千里光,使君夜合卧蛇床。
闲观木槿垂盆草,小坐莲房五味尝。 赞誉红娘 红娘笑立南星夜,鬓插金钗石决明。
忘却防风传蜜语,含羞大力助张生。 小园观景 蝴蝶双双飞紫菀,时当半夏赏丝瓜。
满园玉果金钱草,荷叶浮萍映日斜。